
北京心理咨询正规机构哪里好:青春期孩子情绪不稳定
咱先来看看这情绪像过山车一样的三大原因哈。
第一个,就是荷尔蒙在捣乱。你想啊,身体里的性激素开始“撒欢”了,可大脑前额叶皮层还在“睡大觉”呢。这就好比给一辆没方向盘的跑车装了个涡轮增压,稍微有点动静,就直接“跑偏”了。男孩睾酮一增加,就跟“暴风雨”似的,女孩雌激素波动,就像潮水涨落。
第二个,是孩子在找自己。“我是谁?”这么深奥的问题,突然成了孩子每天都要想的事儿。他们就像在“试衣服”一样,试试各种人格,要是没弄好,就会开启“防御模式”。孩子说“你们根本不懂我”,不是不想和咱说话,而是在找自己的“定位”呢。
第三个,就是社交网络搞的鬼。朋友圈点赞数、游戏战队排位、校园里的八卦,这些数字时代的“社交货币”,把孩子的情绪天平都弄乱了。一个表情包没理解对,都能引发一连串的事儿。
那咱家长该咋做呢?咱得会三种“变身”。
第一,当情绪翻译官。孩子摔门出去,咱得把他们的行为“翻译”成需求,问问“你是不是想自己待会儿?”把“我烦死了”理解成“我想被关注”。
第二,当安全岛搭建师。在客厅角落弄个“情绪急救包”,里面放上减压泥、涂鸦本、降噪耳机。这些东西可比咱在那唠叨有用多了,能帮孩子把坏情绪“倒出去”。
第三,当共情潜水艇。别老说“你应该怎样”,换成“我注意到……”“我记得你上次说……”。就像个探测器,慢慢去了解孩子心里那些害怕的事儿。
给你们讲个真实的事儿哈。15岁的小雨连着三天都不想上学。妈妈发现她书包里有抗抑郁药,没骂她,就问“这些药想替你说啥?”三个月后,母女俩弄了个“情绪天气预报”系统,用晴雨图标代替吵架,用彩虹贴纸标记进步。
最后给咱家长几个小建议哈。每天留15分钟啥都不想,就陪孩子,哪怕一起刷碗都行;别老说“冷静下来”,改成“我陪你一起冷静”;建个“情绪银行”,用具体的事儿存点信任。千万别唠唠叨叨的,用“我感觉……”“我担心……”说话。也别过度琢磨孩子不说话是啥意思,有时候安静就是答案。
当孩子情绪“海啸”来了,咱不用当啥天气预报员,就做孩子最稳的“大后方”。那些看似控制不住的“浪花”,最后都会在成长里找到自己的节奏。下次孩子突然哭了,咱就轻轻说:“这场风暴过去,咱就能看到漂亮的星星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