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
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,她六岁的儿子在幼儿园因为玩具被抢就蹲在地上哭喊:"我要把玩具摔碎!"老师说孩子平时很乖,但遇到冲突就情绪失控。其实这种表现很常见,就像小树苗遇到风雨会摇晃,孩子的情绪波动正是成长的自然现象。关键不是让孩子立刻停止哭泣,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处理情绪。
有个七岁女孩在钢琴课上崩溃过,因为弹错一个音符就砸琴键。家长心疼地想制止,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恐惧。当孩子情绪爆发时,最好的方式不是批评,而是先蹲下来平视他们的视线。就像暴雨天看到小猫被困在树上,先安抚它的情绪,再想办法脱困。
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:孩子考试失利后撕试卷,家长立刻呵斥"怎么这么不争气"。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责备,而是理解。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,用轻松的方式说:"你看那朵花,被风吹弯了腰,但依然挺立着。"用自然界的比喻,让孩子明白情绪就像天气,来时不必害怕,去时自然会散。
有个十岁男孩在足球场上因为传球失误和队友大打出手,家长气得要送他去训诫。但后来发现,孩子只是把积压的委屈突然释放。这时候需要建立情绪"安全出口",比如约定一个暗号:"当你说'红灯'时,我们就暂停游戏,一起聊聊感受。"让孩子学会用语言代替行为表达情绪。
每个孩子都像独特的调色盘,有的天生敏感,有的容易激动。家长要做的不是强行调出统一的色彩,而是学会观察他们的"情绪天气"。当孩子因为被同学嘲笑而躲在角落发抖时,可以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说:"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,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。"这种接纳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。
我们常常忽略一个事实:孩子的情绪失控,往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表达。就像小婴儿不会说话,只能通过哭声传递需求。当孩子用摔东西来表达不满时,可以引导他们用"我觉得...我需要..."的句式说话。这需要家长有耐心,像教孩子骑自行车一样,反复练习才能掌握。
每个家庭都应该建立"情绪急救箱",里面可以放孩子喜欢的玩具、绘本或者游戏。当孩子情绪激动时,可以带着他们去"急救箱"里冷静。就像遇到暴雨时,先躲进屋檐再想办法,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学会在情绪风暴中找到安全的避风港。
最后要记住,孩子的情绪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像培育小树苗一样,日复一日的耐心等待。当孩子因为没得到想要的零食而大哭大闹时,可以蹲下来和他们平视:"妈妈知道你很想要,但我们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。"这种真诚的沟通,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更触动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