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

admin 2小时前 13:42:16 4
老师反映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收到家长这样的求助:老师说孩子上课总是走神,注意力不集中,成绩下滑,但孩子自己却说"我认真听讲了"。这种矛盾背后,往往藏着更深层的信号。上周遇到一个五年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收到家长这样的求助:老师说孩子上课总是走神,注意力不集中,成绩下滑,但孩子自己却说"我认真听讲了"。这种矛盾背后,往往藏着更深层的信号。上周遇到一个五年级男孩小宇,他妈妈反复向我描述孩子在课堂上总盯着窗外发呆,老师多次提醒仍无改善。可当我见到小宇时,他却在课间用平板看动画片,书包里还藏着几颗糖。原来,孩子并非不专心,而是用"走神"的方式在逃避学习压力。

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类似场景:孩子坐在教室里,眼神游离,仿佛在看幻觉。但深入观察会发现,这种状态可能源于三个层面的困扰。首先是电子产品的影响,像小宇这样,每天放学回家就沉迷手机,课堂上自然难以集中。其次是家庭环境的暗示,比如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刷手机,孩子潜意识里将注意力分散视为正常。最后是情绪的外显,当孩子感到焦虑或挫败时,大脑会本能地寻找逃避出口。

我曾遇到过一个四年级女孩小雨,她每次数学课都像被施了魔法,眼睛盯着老师却心不在焉。直到家长发现,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做大量课外练习题,导致睡眠不足。这种疲惫感让课堂成了逃避的场所。还有个小男孩轩轩,他总在语文课上摆弄橡皮,实则是因为对阅读缺乏兴趣,老师讲的课文对他来说像天书。这些案例都说明,走神不是简单的不专心,而是身体在传递某种信息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家长需要建立三个观察维度。首先是关注孩子的作息规律,比如是否经常熬夜,第二天上课是否精神不济。其次是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,比如是否在课堂上表现出紧张或抵触。最后是了解孩子的兴趣变化,比如突然对某些学科特别排斥。就像小宇的妈妈后来发现,孩子在数学课上走神,是因为对数字产生了恐惧,这种心理暗示需要及时化解。

解决方法要像调色板一样丰富。可以尝试将学习时间切割成小块,比如用番茄钟法专注25分钟,休息5分钟。也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,比如把背单词变成闯关游戏,让孩子在玩乐中积累知识。更关键的是建立情感连接,像小雨的爸爸开始每天陪孩子一起读书,用故事代替枯燥的练习,渐渐让孩子找回学习的乐趣。

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节奏,就像春天的柳条不是同时抽芽。当老师反映孩子走神时,家长不妨先放下焦虑,用温暖的目光去观察孩子的行为背后。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会发现孩子其实正在用走神的方式,默默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。这种理解,往往比简单的责备更有力量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