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容易走极端的孩子如何教育

admin 3小时前 00:54:31 4
容易走极端的孩子如何教育摘要: 家长朋友们,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孩子?明明成绩不错,却总在情绪崩溃时摔碎东西;平时乖巧听话,偶尔也会突然拒绝与人交流。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,藏着一个共同点:他们的情绪像弹簧,容易...
家长朋友们,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孩子?明明成绩不错,却总在情绪崩溃时摔碎东西;平时乖巧听话,偶尔也会突然拒绝与人交流。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,藏着一个共同点:他们的情绪像弹簧,容易被一点点压力压到极限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案例,今天就用真实的故事,和大家聊聊如何温柔地托住这些敏感的心。

上周有个五年级男孩来咨询,他妈妈说孩子最近总把课本撕成碎片。原来是因为数学考试连续两次不及格,老师当众批评他"思维混乱",孩子回家后把试卷揉成团扔进垃圾桶。更让人心疼的是,他爸爸发现孩子偷偷在书包里藏了美工刀,问起时却说"只是想把坏情绪剪掉"。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很多家长的困惑:当孩子情绪失控时,我们该不该制止?还是该学会理解?

其实每个极端行为背后都有一个"情绪开关"。就像我接触过的初中生小雨,她因为被同学嘲笑"长得像妈妈",连续三天躲在被窝里不吃饭。当父母发现她偷偷往学校带安眠药时,才意识到这孩子把"被否定"当成了世界末日。这类孩子往往把情绪当成了表达的唯一方式,他们需要的不是惩罚,而是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恐惧。

教育这样的孩子,关键要像调节温度计一样保持耐心。我曾帮助过一个高三男生小杰,他每次考试进步就会疯狂打游戏到凌晨,退步时又会把书本扔进垃圾桶。后来发现,他把成绩看作自我价值的标尺,需要的不是成绩本身,而是被认可的感觉。当我们能用"我理解你此刻很难受"代替"你怎么又做错了",孩子的情绪风暴就会慢慢平息。

每个极端行为都像一个信号灯,提醒我们孩子内心需要关注。就像我见过的幼儿园女孩朵朵,她看到同学玩滑梯就非要自己玩,否则就大哭大闹。其实这孩子只是渴望被重视,只是不知道如何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。当我们能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,用"你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"代替"你怎么这么不听话",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只是在寻找理解。

教育容易走极端的孩子,就像在暴风雨中撑伞。我们要学会在他们情绪爆发时,先保护好他们脆弱的内心。比如当孩子把玩具摔得粉碎,不是立刻说"别乱扔东西",而是先问"你现在觉得特别委屈对吗"。当孩子突然沉默不语,不是着急追问原因,而是说"我在这里陪着你"。这些看似简单的回应,往往能打开孩子紧闭的心门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但他们的极端行为都有相似的根源。就像我帮助过的高中生小林,他因为父母总说"你要是考不上好大学就完了",开始沉迷网络赌博。后来我们发现,他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,而不是成绩。当我们能用"我永远支持你"代替"你必须成功",孩子就能慢慢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面对压力。

教育不是控制,而是陪伴。那些容易走极端的孩子,往往在用极端的方式传递内心的渴望。当我们能放下评判,用好奇代替指责,用耐心代替急躁,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只是在寻找一个安全的港湾。就像春天的柳枝,看似脆弱,却能在春风中舞出最美的姿态。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,被理解,被温柔地托住。

阅读
分享